超267億元資金淨流入A股ETF
□本報記者 張舒琳
上周A股市場明顯調整,上證指數跌逾5%,深證成指跌逾7%,創業板指跌逾8%。抄底資金出手,超267億元資金淨流入A股ETF,尤其是跌幅較大的科創板、芯片、創業板相關ETF。
業內人士認為,受內外多重因素影響,市場風險偏好已邊際降低,2025年市場或呈現寬幅震蕩,可以積極把握結構性機會。
資金加倉
上周,800餘隻A股ETF下跌,僅有6隻黃金股相關ETF逆市上漲,其中平安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ETF漲幅超過3%。跟蹤金融科技、中證信創、軟件指數、雲計算、證券相關的ETF跌幅居前,多隻ETF跌幅超過10%。
從成交額來看,滬深300ETF大幅領先。其中,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上周日均成交額達到69.03億元,其次是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,日均成交額達到50.25億元。值得關注的是,中證A500ETF在歲末年初顯著放量。其中,國泰中證A500ETF日均成交額達到42.75億元;華泰柏瑞中證A500ETF日均成交額為42.21億元。
從資金流向來看,市場連續下跌之際,抄底資金出手。上周A股ETF獲得資金淨流入267.51億元,科創板、芯片、創業板等跌幅較多的ETF獲加倉較多,其次是中證A500和紅利相關ETF。例如,跟蹤科創50指數的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、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分別獲淨流入36.02億元、13.26億元,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產品與設備ETF獲淨流入21.08億元,嘉實上證科創板芯片ETF獲淨流入12.92億元。南方中證1000ETF、國泰中證A500ETF、富國中證A500ETF、南方中證A500ETF等獲淨流入均超過10億元,景順長城中證紅利低波動100ETF獲淨流入9.97億元。
上周,規模最大的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呈現資金先流出後流入的情況,前兩個交易日資金淨流出居前,後兩個交易日則呈現大幅淨流入,尤其是1月2日成交額顯著放量,疑似有大資金布局。
風險偏好受到壓製
國泰基金表示,2024年12月中下旬以來,市場風險偏好已邊際降低,短期內外部因素仍將壓製風險偏好。消息麵上,國內政策與數據均進入空窗期,海外政策的力度、範圍與節奏也有較大不確定性;臨近春節假期,居民部門的持幣需求隨之增加,股市資金麵也麵臨壓力。
永贏基金表示,市場波動較大主要受到兩方麵因素影響:一是近期市場活躍度有所降溫,各類機構交易意願下降,市場整體縮量背景下對利空信息更為敏感;二是大類資產定價趨於一致,疊加其他類資產聯動的影響,A股也易受到影響。
永贏基金認為,目前A股逐步進入政策效果驗證期,預計後市寬幅震蕩幾率較大。一方麵,政策轉向疊加資金持續流入,調整空間有限;另一方麵,經濟基本麵改善傳導至上市公司業績需要一定時間。在估值端,截至2024年底,A股整體風險溢價已回落至過去3年均值附近,市場進一步修複需要更多增量資金。
市場震蕩期間,把握結構性機會是核心。永贏基金表示,風格層麵,考慮到2025全年“流動性邊際寬鬆”的定價環境,紅利風格或階段性占優。行業方麵,後續可關注主題類板塊,如人工智能、並購重組、低空、芯片等細分領域。
國泰基金表示,2025年的資本市場可能呈現寬幅震蕩格局,可以積極把握結構性機會。短期來看,當前市場進入政策、業績空窗期,風格或階段性轉向大盤。在此背景下,高股息、新能源、人工智能板塊都會出現值得關注的趨勢性機會。如果投資者難以把握結構性行情,更能體現市場特征的大寬基產品如中證A500ETF也是較好的布局工具。